大家都不期望我们的孩子是个“两面派”,可事实是,偏偏有很多孩子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了“两面派”:有些在家是“四体不勤”的小懒虫,在幼儿园却是得了小红花的“劳动标兵”;有些在家是个多嘴的“小八哥”,在幼儿园却是个闷嘴“小葫芦”……
这是为何?
“两面派”是正常的
其实,孩子成为“两面派”非常正常,更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,由于人就是如此的。想想看,你在家和在单位里是一个样吗?家人面前的你和朋友面前的你是一样的吗?孩子也和你一样。由于人具备多面性,会依据不一样的环境和状况,有意或者无意地表现出个性的一个或者几个面。所以,孩子在幼儿园里和在家不同是非常自然的事情。
孩子通过察看,了解老师不可以容忍什么行为,他就会防止做这类讨老师嫌的事情,多做老师喜欢的事情,自然就成了“模范孩子”。同样,孩子也通过察看,了解你能容忍他的什么行为,所以他在家就常常会做这类事情,由于了解你不会责罚他,仍然会爱他。通常情况下,爸爸妈妈的容忍度要比老师大不少,再加上老师固有些权威性,使得孩子在幼儿园里看上去比在家乖不少。
“立规矩”应付“两面派”
一旦孩子进了幼儿园的门,老师就是权威,大部分孩子都对老师百依百顺,把老师的话当圣旨,只须是老师说的,孩子都会去做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你可以和老师交流一下,请他助你这个忙,通过老师的嘴约束孩子在家的行为。譬如,孩子是个“窝里横”,在幼儿园却是个乖孩子,你就能让老师对孩子说:“在家的时候,老师期望你像在幼儿园里一样乖。”或者“老师期望小朋友今天回家后帮母亲做一件家务。”
通常情况下,当老师提出如此的需要,孩子都会乖乖照办。不过,这只不过一个“缓兵之计”,假如想把这种状况一直维持下去,就要靠你一个人的努力了。你需要跟上老师的节奏,给孩子“立规矩”。相信经过努力,孩子非常快就会家、园一个样的。